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的通知》(湘发〔2020〕9号)等文件要求,我县已编制完成《双牌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开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其中县域范围为双牌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726.28平方千米;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县城区的全部区域,霞灯村、泷泊村、良村、江西村、人民洞村、佑里村、乌鸦山村、大路口村、义村、观文口村、泷泊镇城北新区、国营南岭化工厂的部分区域,总面积16.92平方千米。
二、城市性质和发展定位
双牌县的定位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竹木产业集聚地、湖南新能源产业高地、潇湘最精最美花园县城。
三、“三线”划定
规划至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5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39.37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2平方千米以内。
四、主体功能分区
以乡镇为单元对主体功能区进行细化,划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市化地区。划定双牌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乡镇共10个,总面积1167.83平方千米;划定双牌县农产品主产区的乡镇共3个,总面积243.27平方千米;划定双牌县城市化地区的乡镇共1个,总面积315.18平方千米。
五、国土空间格局
规划构建“一核一带两片三轴四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核”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一带”指以潇水为主的县域生态带;“两片”指大阳明山和紫金山两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片区;“三轴”指以西部G207和零道高速为主的南北向城镇发展主轴,以东部二广高速和S230为主的南北向城镇发展次轴,以及以连接东西的S343为主的东西向城镇发展次轴;“四区”指以泷泊镇、上梧江瑶族乡、打鼓坪乡为主的茶叶生产集中区;以泷泊镇、茶林镇、上梧江瑶族乡等乡镇为主的中药生产集中区;以泷泊镇、五星岭乡、打鼓坪乡为主的食用菌生产集中区;以上梧江瑶族乡、塘底乡为主的虎爪姜生产集中区。
六、公共服务设施
建立公共服务设施层级体系。依据城镇体系和镇村体系规划,构建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四级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七、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县域交通网络体系,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强化对外交通,以区域重大交通设施为依托,全面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强化泷泊镇与周边乡镇交通联系,通过零道高速、G207国道、S343、S230和X065形成互联互通的对外交通网络。重点改建泷泊国际慢城环城道路、县城至下岭铺云台山景区道路、泷泊镇霞灯至平福头村、原尚仁里至江村镇等三级公路,新建泷泊镇六盘村至道县桥头林场的四级公路。
八、历史文化传承保护
严格保护县域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县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与人文资源,以继承和发扬地域特色文化。
九、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中心城区规模16.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形成“一带一轴,一主一副三区”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包括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 建议修改为 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
规划形成空间布局合理、等级对应的县、重点乡镇、一般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服务体系。乡镇、社区层面融入生活圈理念,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均等化。
以构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为导向,建设“级配合理、均衡分布、类型多样、满足需求”的多层次城市公园网络,城市公园绿地、广场步行 5 分钟覆盖率达 80%以上。为居民提供优质、高可达性的绿色活动空间。
从双牌中心城区风貌特色的要素构成和架构,确定双牌中心城区总体风貌特色为山水交融、集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于一体的山水绿城。
十、规划实施保障
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各类规划,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实施规划传导机制,构建“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管控。
相关文件:《双牌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