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双牌专栏 > 科普答疑解惑
分享到:
降糖电饭煲真能控血糖?真相恐怕会让你失望
  • 发布时间:2025-11-21 10:12
  • 来源: 科普中国
  • 发布机构:
  • 字体【      】

“糖尿病人专用”“降糖率70%”“吃米饭也能控血糖”——如果你关注过降糖电饭煲的广告,这些宣传语一定不陌生。面对动辄两三千元的价格,不少糖尿病患者和家属都在纠结: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得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市面上的降糖电饭煲主要有两种工作原理。

第一种是沥米法,也是最常见的类型。电饭煲在煮饭过程中会把米汤和米饭分离开,让部分溶解在米汤里的淀粉流走,从而降低米饭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有些产品还会进行二次蒸煮,让米饭口感更好一些。

第二种是复合加热法,通过特殊的加热曲线和温度控制,声称能改变淀粉的分子结构,增加抗性淀粉的比例,从而降低血糖生成指数(GI值)。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先别急着掏钱包。

2020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市场上的降糖电饭煲做过一次测试。结果显示,所谓的“降糖”电饭煲煮出的米饭,碳水化合物含量确实有所下降,但降幅普遍在10%~40%之间,远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夸张。

更关键的是,即便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米饭的GI值并没有明显下降。有些产品煮出的米饭GI值甚至和普通电饭煲差不多,因为影响GI值的因素很复杂,不只是淀粉含量这一项。用沥米法煮出来的米饭,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也会随着反复沥洗流失不少。等于你花钱买的不只是“降糖”,还附赠了营养流失。

问题的核心在于,“降糖”这个说法本身就有误导性。这些电饭煲降低的是米饭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是直接降低你的血糖。血糖是否升高,取决于你吃了多少、吃的总量是多少、搭配了什么其他食物,以及你自身的代谢状况。打个比方,如果正常一碗米饭含有50克碳水化合物,降糖电饭煲煮的米饭可能只有35克。但如果你原本吃一碗,现在觉得“这是降糖米饭”就吃了两碗,总摄入量不还是一样甚至更多吗?商家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什么“降糖率70%”“相当于只吃了30%的米饭”,这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也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

真正的医疗器械或功能性产品,是需要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和认证的。

糖尿病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按时用药、监测血糖等多个方面。指望一个电饭煲就能解决血糖问题,实在是想得太简单了。如果你真的想控制餐后血糖,有些方法比买降糖电饭煲靠谱得多。控制总量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米饭,吃多了血糖都会升高。糖尿病患者每餐的主食量应该控制在50~100克(生重),具体多少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在白米饭里加些糙米、燕麦、藜麦、豆类,能明显降低整体的GI值,这些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米饭煮得越软烂,消化吸收越快,血糖上升也越快,把米饭煮得稍微硬一点、有嚼劲一点,对控糖更有利。先吃蔬菜和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样能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就像一道屏障,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一餐中要有足够的蔬菜、适量的优质蛋白(鱼、肉、蛋、豆制品),不要只吃米饭配咸菜。营养均衡的一餐,对血糖的影响比单纯少吃主食要好得多。吃完饭后散散步、做做家务,都能帮助消耗血糖,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与其花两三千买个降糖电饭煲,不如把这笔钱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买个血糖仪试纸,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了解不同食物对自己血糖的影响。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的饮食模式也不一样。购买更多种类的食材,增加饮食的多样性,各种粗粮、新鲜蔬菜、优质蛋白,这些才是控糖的基础。如果有条件,办张健身卡或购买运动装备,规律运动对控制血糖的效果远比任何“降糖神器”都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
主办单位:双牌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双牌县政务服务中心
湘ICP备14001799号 湘公安网备4311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112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