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8所,其中:中学14所,小学14所;共有在校学生19096人,其中:高中学生2133人,初中学生7088人,小学学生9875人;职业教育学校1所,学生1513人;幼儿园58所,在园幼儿2479人,其中民办幼儿园42所,在园幼儿2576人。。
1997年,我县基本实现了“两基”达标,并经省人民政府验收合格。由于当初的“两基”只是初等次的达标,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设施还十分落后,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这种考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近三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通过加强校舍维修改造、实施校舍安全工程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先后对24所学校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共改造校舍面积9014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4208平方米,完成合格学校建设任务3所。到目前,小学、初中、高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了8.75、13.86、16.34平方米,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县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从2007年春季起,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从2008年春季起,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课本费;从2009年春季起,农村(含县城)学校停止向住校学生收取住宿费,全县九年义务教育进入免费教育阶段,全县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得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目前,全县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100%,小学年辍学率为0%,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1.59%以下。
近三年来,我县共引进紧缺学科的师范院校毕业生119人,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新课程培训等业务培训,共培训教师580余人次。全县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3.97%、96.5%、100%,全面提升了全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全县学校认真抓好电化教学工作,共投入资金180余万元,在全县43所农村中小学全面实施远程教育工程,新建电脑教室9间,添置学生工作站255台;新建多媒体电教室9间,简易多媒体教室12间;新建卫星接收系统23套,教学播放点40个。同时,为全县中小学购置和补充“普教”、“电教”仪器1800余套(件),投入资金90万元。远教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现代教育水平,我县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德育首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考成绩连续攀升。2007年,全县1533名考生参考,本科一、二批上线322人,按万人上线率计居全市第一名,取得历史性突破;2008年高考,全县1592人参考,本科一、二批上线312人,一、二本上线率达到了19.5%,万人上线率持续位居全市前列;2009年高考,全县本科一、二批上线人数242人,本科三批上线223人,专科上线672人,4人被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录取,万人上线率、参考人数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