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2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558个,同比下降17.2%;实际使用外资7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8.4%。
外贸:完成进出口21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出口126.00亿美元,同比增长27.3%;进口93.41亿美元,同比增长2.7%。
国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23.6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5%;完成营业额25.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对外合同投资总额12.96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12.50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33.5%和29.8%;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发生额14.02亿美元,同比增长73.9%。
内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4.89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41.7亿元,同比增长18.9%。
一、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1、引进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龙头项目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2年,全省引进耐克、威立雅、渣打银行、三菱汽车、霍尼韦尔国际等世界500强企业9家,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27家;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50个,其中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4个。受益于日本住友轮胎、德国博世汽车、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等汽车及零部件等大项目带动,汽车产业即将成为长沙经开区第二个千亿产业群。
2、省级以上园区集聚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2012年,全省78个省级以上园区实际利用外资23.50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占全省总额的32.3%,较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其中,13个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15.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占全省总额的20.8%,较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
3、二、三产业新批项目减少,三次产业合同外资额均下降。2012年,二、三产业新批项目数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9.6个、15.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合同外资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5.8个、15.3个和53.2个百分点。
二、外贸稳增长成效显著,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全省进出口、出口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9.3和19.4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10、第9位;加工贸易、机电、高新技术和外资企业出口占比较上年分别提升13、4.4、2.8、和4.1个百分点;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1.5亿美元,同比增长41.7%。
1、外贸稳增长政策效果明显,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均创新高。2012年,全省外贸进出口额、出口额分别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大关,进口扭转了此前的下降态势实现增长,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三项指标均创新高。前10个月,全省外贸仅增长3.1%,与预定目标有较大差距。面对严峻的进出口形势,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措施,促成一批原在外地报关的湖南企业和商品回流,加之年底的节日和补库存因素,推动后2个月进出口大幅增长。11月、12月进出口额分别达到25.9亿美元和34.7亿美元,连续刷新历史纪录。
2、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是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2012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为63.7亿美元,增长136%,高出同期全省进出口总体增速120.5个百分点,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9.0%,较上年提升14.8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62.72亿美元,增长37.9%,增幅超过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已成为湖南省第二大贸易主体,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8.6%,较上年提升4.6个百分点。
3、对新兴市场进出口总体好于传统市场。出口市场方面,我省对新兴市场出口延续了近年来的旺盛态势,其中对非洲、东盟、中东出口增长幅度均在30%以上;对传统市场出口增减不一,其中对香港、欧盟和美国出口实现增长,对日本和韩国出口下降,目前我省出口市场前三分别是香港、东盟和欧盟。进口市场方面,受铁矿砂和机电产品进口下降影响,我省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进口均呈两位数的降幅,其中一度稳居我省第1大进口来源地的澳大利亚目前跌至第4位,目前我省进口市场前三分别是欧盟、南非和日本。
4、进出口主要商品增长不一。从出口主要商品看,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2.7%,农产品出口增长13.7%,烟花爆竹、服装、日用陶瓷等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个位数增长,“两高一资”类商品整体低迷,其中钢材、未锻造锑下降17.4%和34.3%,未锻造银增长4.8%。从进口主要商品看,2012年,铁矿砂和机电产品进口分别下降28.8%和6.8%,是导致我省进口低迷的最主要因素。其他主要进口商品中,农产品、煤炭、纸浆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7.8%,5.6倍和24.9%。
三、对外经济合作加快发展,对外投资创历史新高
1、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发生额创历史新高,稳居中西部第一位。2012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发生资14.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3.9%,稳居中西部第一,位列全国第七。
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境外矿产资源开发成为对外投资的重点和热点。2012年,全省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类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中方合同投资额分别为1.58亿美元、4.25亿美元,分别占全年总额的11.5%、34.0%,两者中方合同额占比将近一半。
3、民营企业成为对外投资的主力军。2012年,民营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十分活跃,全年经商务部门核准的境外企业中,投资主体为民营企业的达107家,中方合同投资额10.19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87.7%和81.5%。
4、对外工程承包龙头企业、大项目带动效应明显。2012年,对外工程承包龙头企业水电八局和中建五局两家企业完成营业额10.66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61.7%;受益于中建五局新签希法-布格祖勒53km高速公路项目,合同额12.96亿美元,一举扭转2012年以来新签合同额长时间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全年我省新签合同额2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6%。
四、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呈逐月回升、逐季上升走势
2012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全国水平高1.0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4%,比全国水平高 1.3个百分点,较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逐月回升、逐季上升走势。2012年,全省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631.62亿元、612.24亿元、550.81亿元、540.22亿元、633.33亿元、664.62亿元、633.19亿元、618.28亿元、687.17亿元、741.29亿元、714.07亿元和828.03亿元。5月份开始回升,一直保持在600亿元以上,10月份达到741.29亿元,12月份达到828.03亿元,创出全年最高值。分季度看,一季度为1794.66亿元,二季度为1838.17亿元,三季度为1938.64亿元,四季度达到2281.39亿元,呈逐季上升走势。
2、城镇市场是拉动消费的主力,增幅快于乡村。2012年,全省城镇市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117.30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全省社零总额的90.6%;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7.59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城镇市场低1.6个百分点,占全省社零总额的9.4%。
3、主要消费商品销售均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中,汽车类商品实现销售额727.57亿元,同比增长18.7%;家具类商品实现销售额17.65亿元,同比增长34.1%;通讯器材类实现销售额29.24亿元,同比增长23.3%;食品、饮料等吃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05.28亿元,同比增长16.7%;服装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47.54亿元,同比增长15.7%;化妆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4.48亿元,同比增长24%;金银珠宝类商品实现销售额44.09亿元,同比增长24.9%;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销售额79.45亿元,同比增长18.7%。
4、居民消费价格呈前高后低走势。2012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分月同比上涨3.7%、2.1%、3.0%、2.9%、2.9%、2.0%、1.2%、1.4%、1.2%、1.0%、1.1%和1.7%,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增幅保持在2%或以上,下半年月增幅全部低于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