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我市规模服务业入统企业快速增加,新增规模服务业企业56家,同比增长63.63%。但总量依然偏小,做大做强服务业企业,对加快发展我市服务业,提升我市经济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规模服务业运行特点
(一)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为24.78%。据1-2月调查数据显示,全市144家规模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8494.3万元,比上年同期的70921.7万元,增长24.78%。分行业看,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有互联网和相关行业、娱乐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33.5万元、303.6万元、245.5万元,分别增长566.84%、194.76%、131.39%。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原因主要是今年新增企业较多,上年没有基数。
(二)企业营业成本同步增长,增速达16.47%。2016年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成本6928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5%,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64%,管理费用增长29.07%,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57%。三项费用同比增长16.47%,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上涨23.35%,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提高,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分行业大类来看,营业成本增长较快的有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娱乐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达到624.04%、218.74和168.6%,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因购买设备及设备更新,固定资产投入加大,投入成本较多引起。
(三)全市营业利润出现负增长。1-2月份,144家企业盈亏相抵后营业利润-3275.2万元。比上年同期的-6401万元,同比减少亏损3125.8万元。规模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道路运输业亏损较大,与上年同期持平,1-2月营业利润为-13553.8万元。亏损的主要企业是:湖南省邵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和湖南省永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家企业是私营企业,均因贷款修路发生高额贷款利息。二是仓储业,近几年来,早籼稻粮食市场受到进口大米的严重冲击,本地早籼稻购销价格连续三年出现了购价高、销价低的价格严重倒挂现象。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而这种轮换购销价差倒挂、持续时间长、亏损金额大的势头正在延续,且政策性补贴一个季度一次,2月政策性补贴资金还没有到位,该行业整体出现较大亏损。营业利润占比最大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营业利润为10529.9万元比上年的7584.6万元,同比增长了38.83%,该行业营业利润10529.9万元的盈利难抵道路运输业亏损13553.8万元,两个行业相抵,营业利润依然亏损3023.9万元。尤其是我市规模服务业其他行业盈利能力也不强,全市除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外,再也没有上千万的盈利的行业。
(四)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稳步提高,行业差距明显加大。1-2月144家规模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17606.4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4273万元,同比增长23.35%,从业人员月平均薪酬为0.48万元。分行业职工薪酬情况看,应付职工薪酬增长较快的行业有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分别增长68.23%、58.04%和42.82%.而应付职工薪酬较慢的行业有:邮政业、仓储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分别只增长1.02%、2.3%和4.49%。
(五)各项税收较快增长。1-2月144家规模服务业企业各项税收同比增长33.14 %。其中:应交增值税为2877.6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983万元同比增长45.11%,主要是道路运输行业、电信、邮政业、信息技术服务实行了营改增。由于受营改增影响,营业税金及附加为758.1万元,比上年同期的693.3万元,同比增长9.35%。
二、当前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服务业各县区发展不平衡。规模服务业30家以上的县区只有冷水滩区;15家以上企业的县区有江华县、宁远县2个县区;10-15个以上企业的县区有东安县、祁阳县、蓝山县、新田县和零陵区5个县区;10家以下的县区有道县、江永县、双牌县3个县区。
(二)规模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承受风险能力较差。服务业企业总量不大,基础薄弱,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我市144家服务业企业,1-2月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只有1家,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企业只有5家,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只有4家,而从业人员50人、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企业多达133家,占全部规模服务业企业的93%。服务业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缺乏,制约我市服务业的发展。
(三)企业盈利能力差。1-2月全市规模服务业营业利润为-3275.2万元,有盈利或微利企业99家,亏损企业44家。亏损原因是盈利500万元以上企业只有5家,其中盈利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家,没有盈利上亿的企业。而亏损企业亏损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4家,亏损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亏损上亿的企业有1家。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调优布局,增加对服务业的有效投入,助推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提升服务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力。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业、体育产业、养老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培育扶持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扩大经济规模,提升服务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力。
(三)继续加大规模服务业入统力度。我市规模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规模服务业企业个数尽管2年来得到较快发展,但企业申报动力仍显不足。县区统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配合,及时掌握辖区内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特别是要及时掌握新业态、新情况,对达到入统标准的企业通过实地考察、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切实做到应统尽统。加快和培育新的规模服务业企业入统,促进我市规模服务业稳步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