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乡村振兴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分享到:
    • 索  引 号:4311230009/2018-00134 分       类:
    • 发文机关: 发文日期:2018-05-25 17:28
    • 名称:双牌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工作方案
    • 文号:
    双牌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工作方案

    双牌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工作方案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扶贫理论的重要发展,对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81626991、贫困村67。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紧密结合,教育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脱贫攻坚“四扶四建”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安排部署,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战役”,强化党建引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推进村为主”等工作与扶贫扶志扶智深度融合,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志智双扶,智随志走,志以智强,激发起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打好全县精准脱贫攻坚战,共建美丽幸福新双牌。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既要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责任,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又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引导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实现“干部帮、群众干”,党群同心、干群合力决胜贫困。

    (二)坚持扶贫先扶志相结合。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教育贫困群众克服“哭穷要帽”、等靠要、相互攀比、“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消极心态和生活陋习,坚定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自强自立,自主脱贫。

    (三)坚持扶贫必扶智相结合。解决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的问题,着力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关注这一代,更关心下一代,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四)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坚持“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在持续加大外部扶贫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励和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的“双轮驱动”。

    (五)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抓住重点人群,培育脱贫“火种”,着重在教育扶贫、实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就近就地就业等方面下功夫,用“造血”功能巩固“输血”成果,彻底拔除穷根,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

    三、主要任务

    全县农村全面开展以“四扶四建”为重点的扶志扶智行动。“四扶”即扶志、扶智、扶技、扶业,“四建”即建扶贫讲堂、建培训中心、建乡村车间、建“村为主”机制,落实一系列工作举措,努力实现“一户培养一名明白人、一户培养一名产业工人”的工作目标,做好“三率一度”工作,最终实现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和谐脱贫。

    (一)分类管理,精准施策

    1.核准对象,精准把脉。全县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主要致贫原因为依据进行再次核实核准。按照“一访二核三清”的方式进行复核。“一访”即深入贫困户开展调查走访;“二核”即依据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核查未脱贫户帮扶成效情况,核查脱贫户稳定脱贫情况;“三清”即摸清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情况,摸清主要致贫原因,理清“四扶四建”思路。

    2.分类扶持,精准滴灌。将复核后的贫困户按两大类进行管理。第一类,是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有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特困供养人员,通过财政政策性兜底扶持,确保其年人均纯收入高于贫困线以上;第二类,是有或部分有劳动能力、缺劳动力、缺技术、缺就业,家庭经济处于贫困线边缘或贫困程度较深的贫困户,按照扶志、扶智、扶技、扶业四个小类别细化台账,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3.乡规民约,科学奖惩。用群众的方法来做群众工作,在农村普遍建立村规民约,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在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的同时,也要切实履行相应的义务。在乡规民约中明确,贫困户有以下行为的应自动退出贫困户行列。比如:有诋毁党和国家的言行举止;大操大办婚丧宴请;打架斗殴、酗酒、吸毒、打牌赌博、借高利贷;子女无故辍学;拒缴新农保、新农合费用;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恶势力活动、组织或参加非法上访;恶意瞒报家庭基本信息等,树立起正确舆论导向,实现贫困户依规有序和谐退出。

    (二)问题导向,突出“四扶”

    1.突出“扶志”,着力解决“人穷志短”的问题。“扶贫先扶精气神”,要突出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教育引导贫困户树立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提升脱贫内生动力,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要扶正气、扶民风、扶美德,弘扬传统美德,倡导勤俭持家、勤劳致富,鞭笞懒贫,批判赖贫,解决穷不知耻、贫不思变、富不感恩的问题,对懒贫、赖贫和不文明现象进行公开通报。加强扶贫政策宣传阐释,宣传党的惠农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和舆论力量催生贫困群众提升致富志向和脱贫决心。

    2.突出“扶智”,着力解决“因愚致贫”的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实践养成,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破除封建迷信,狠刹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炫富等不正之风,重点针对好逸恶劳、奢侈浪费、诚信缺失、薄养厚葬等不良习气,用文明示范户的先进事迹感染、感化农民群众,使勤劳、节俭、诚信、孝敬等品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求富、求知、求美、求善。全面开展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改变脏乱差的陋习,塑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高度重视和加强教育扶贫,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3.突出“扶技”,着力解决“无能为力”的问题。技能培训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充分发挥双牌教育强县的资源优势,创新培训机制,改革大水漫灌、大而化之的培训方式,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因人而异、按需配菜,量身定制、量体裁衣,真正发挥实用技能培训立竿见影的功效。技能培训既要注重“引进来”现身说法,也要组织贫困群众“走出去”开阔眼界;既要授人以鱼,有的放矢加强脱贫致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要授人以渔,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实践中长见识、长本领。

    4.突出“扶业”,着力解决“无事可做”的问题。贫困群众要真正脱贫、不返贫,必须有产业就业支撑。要重点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纳入就业脱贫对象,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指导其发展生产或转移劳动力增加收入。做好农村土地文章,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为困难群众想方设法提供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做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最终目的。

    (三)多措并举,夯实“四建”

    1.建扶贫讲堂,一户培养一名明白人。一是建立乡村扶贫讲堂。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大舞台等公共设施,在每个贫困村设立扶贫讲堂,组织贫困户集中参加“扶贫听课”。各村要从脱贫示范户、乡贤文化骨干、文明户、道德模范、帮扶干部、镇村组干部中择优聘请2-3名专兼职教师,有序开展教学工作。扶贫讲堂要达到“四有”建设标准,即有教室、有课程表、有必要的教学设施、有管理制度,大力宣传扶贫政策,推广脱贫经验,传递“我脱贫、我光荣”的正能量。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创具有双牌文化特色的扶贫“一首歌、一台戏、一部微电影”,集中送文化下乡,展示农村新风貌、赞美新生活、激发新斗志二是推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坚持“紧扣标准、严创真评、宁缺毋滥”原则,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爱党爱国星、遵规守法星、脱贫致富星、环境卫生星、诚实守信星、孝老敬贤星、团结友善星、科教文体星、生态建设星、计划生育星)评选,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脱贫攻坚。县委、县政府每年公开表彰“十星级文明户”100户(奖励100-200元)、“十星级文明示范户”100户(奖励1000元),县文明委颁发荣誉牌匾一面,在县广播电视台、县新闻网上通报表彰,并在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就学、就医体检、购置农机、参军入伍、公岗招聘、技术培训、“四改”、景区免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按照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细化脱贫致富星创星标准和否决条件,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脱贫致富光荣墙。各贫困村在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建设“脱贫致富光荣墙”或“美德文化长廊”1处,面积适度。主要内容为四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脱贫致富光荣榜(照片+姓名+事迹);扶贫帮困工作(图片+说明),还可把中华传统美德、文明礼仪知识、道德模范故事、思想道德建设荣誉栏、“二十四孝图”等内容融入光荣墙建设。四是开展美丽乡村“四大行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面开展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努力改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陋习,以环境“洁净美”提振脱贫“精气神”。

    2.建培训中心,一户培养一名产业工人。一是创建双牌县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扶志扶智)培训中心。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项目依托、园校合作、校企共建”的工作思路,整合涉农部门、财政、党校、扶贫、组织等职能部门资源,以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双牌县职业技术学校为载体,实行统一调配培训资源、统一安排参训学员、统一设计培训内容、统一进行培训管理,发挥扶贫培训整体效应。二是推进劳务协作脱贫暨“一户一就业”工程。根据贫困劳动力意愿和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组织编印扶贫专题教材,有针对性开展全方位、靶向性、菜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开办4期培训班,每期培训3-7天,每期安排学员100-200名左右,计划用3年时间免费培训2000以上农村党员、青年农民和贫困群众,力争每户至少一名劳动力掌握一门技能,明显提升贫困家庭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坚持“怎样方便农民学、就怎样教”,坚持实践为主,突出现场互动式教学,从全县精选现场教学点10个,把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基地公司,真正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学,讲授鲜活、接地气,让学员开阔眼界、掌握真本领,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火种”,形成“培养一名学员,带动一个家庭;培养一名能人,带活一项产业;培养一名党员,带富一方山水”的效应。同时,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给予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三是全力以赴开展教育扶贫。坚持教育优先,发扬“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送、党政苦抓”的双牌教育“四苦精神”,积极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合理规划设置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优先支持贫困村新建学校,建立城镇重点学校和农村贫困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全面落实教育脱贫资助、补助和贷款政策,大力实施“雨露计划”,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让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3.建乡村车间,把工场建在农民家门口。一是扎实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乡镇办园、村组设点、就近就业”的思路,积极协助工商企业在乡村“建园布点”,重点引导本地制衣、制伞、电子、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在各贫困村、100人以上的面上村或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农村社区建立能容纳30人或以上的就业扶贫车间(生产加工点),把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建在农民家门口,组织贫困劳动力、留守妇女进车间务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创建扶贫乡村车间所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由县级财政给予一定的奖补。对30户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探索在规划建设中预留一楼门面作为公共后扶产业场地。二是打造产业扶贫基地。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行动,采取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三带一自”等模式,在每个贫困村建立不少于50亩的连片产业基地,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能从事一项特色种养业。突出“四跟四走”,将优质稻、蔬菜、油茶、茶叶、药材、养殖产业大户和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广垦等大型企业结合起来,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保障贫困户工资性收入。建立产业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库,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每年实施一批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现贫困村党员便民服务中心、光伏发电项目“全覆盖”。三是创新农村电商服务。利用双牌被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优势,大力建设“村淘”县级服务运营中心、乡镇仓储配送中心,构建县、镇、村级网络体系。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子商务进农村、供销惠万家三线融合,加强与京东、阿里村淘、嘟嘟牛等电商企业合作,完善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和“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编制上传农产品信息,使贫困户及广大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四是探索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方式。对于无法输送到企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重点在乡村开发一批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水库安全管理、山林防护、学校安保等公益性扶贫岗位,就地就近安置就业,可实行全日制工作、半工半农或劳务承包等工作方式。

    4.建立“村为主”机制,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一是全面推进“工作村为主”。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基层基础工作,督促激励各村认真履行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等10项工作“村为主”职责,增强村支“两委”自主脱贫、自主服务贫困群众意识,全面推动扶贫政策落实落地,提升群众获得感,扎实做好“三率一度”工作同时,工作考核与村干部的工资待遇、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挂钩;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二是建立扶贫互助合作社。因地制宜推行“村两委+扶贫互助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合作社本着“为农、惠民、便捷、微利”的原则,以入社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依照相关规定为成员提供扶贫互助、农资供应、农业专业合作服务,带领社员及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开发乡村旅游、承揽小规模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生产经营活动,吸收贫困户就业,带领贫困户创业,增加农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解决村级党组织发展没本钱、管理没抓手、干事没平台的问题。三是强化基层扶贫队伍建设。抓好各级扶贫干部学习培训,重点提高镇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村组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四扶四建”能力,培育一大批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关心爱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对扶贫成效显著的,要予以隆重表彰,并优先提拔使用。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脱贫攻坚“四扶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扶贫办主任担任常务副主任,负责全县扶志扶智的统筹、协调及日常管理工作。镇、村(居)也应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扎实开展工作。同时,建立“双牌县智慧扶贫指挥系统”,利用大系统 建议修改为 数据云技术实现对脱贫攻坚的实时指挥调度,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部门配合。全县脱贫攻坚“四扶四建”工作体系由“1+6”方案组成,即总体实施意见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村为主”、产业扶贫、百企联百村、劳务协作扶贫、社会扶贫等6个子方案,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并细化责任清单。县财政要强化部门资金整合和工作经费保障。按照个扶贫类别、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利益联接机制、一套精准综合台账、一系列特色现场”的要求,各司其职,制定方案,建立台账,创新机制,优化平台,打造亮点,务求实效。

    (三)强化示范引领。扶志扶智是一项长久性工作,可参考、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少。各乡镇(局)要结合实际,从辖区选取2-3个贫困村作为示范村推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尽快全面铺开。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情况每季度通报一次,并进行单项考核。

    (四)强化舆论宣传。镇要及时总结“四扶四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对亮点突出、经验成熟、成效明显的镇进行重点宣传报道。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传导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脱贫攻坚氛围,把“四扶四建”工作抓得更有成效、更富特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