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4311230009/2025-00403 分 类:
-
发文机关:
麻江镇 发文日期:2025-09-01 09:15 - 名称:
麻江镇“十四五”规划 - 文号:
麻江镇“十四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全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生态立镇、产业富镇、美丽靓镇”工作思路,勇于担当作为,努力奋斗向前,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赶超发展。到2019年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23.3%下降到0.43%,全镇于2017年成功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位居全县前列,年终综合绩效考核连续三年考核先进,被县委授予集体“三等功”,分别荣获“全省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国家森林乡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等多项省市荣誉称号。
十四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将在新的起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以党的建设为总揽,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和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持续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兴镇、旅游旺镇”总体战略,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心谋划,科学运筹,全面提振跨越崛起的发展信心,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筑牢党的建设桥头堡。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来抓。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织密建强全镇基层组织体系、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目标,持续推动支部“五化”建设,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二)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巩固提升试点村乡村振兴成果,逐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一是产业振兴。积极推动“三变”改革,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以“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基地”的运营模式,突出抓好现有产业提质增效,着力产业品牌打造。要继续完善“两江两路”产业带,巩固“一村一品”成果,继续扶持、支持廖家村、白水岭村、黄江源村等现有产业扩规提质,大力推动廖家村蒋家片区农业综合体开发,新发展横江源村八月瓜种植基地100亩以上,扶持壮大新湾福村稻鱼套养基地,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大镇”。要按照“三跟三走”产业发展模式,以集体资源为保障,以生态品牌为招牌,以休闲体验为主打,以本地文化为吸引,找准村集体产业发展路子,在廖家、麻江村试点推行“现代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努力推动麻江镇液化气站项目建设,力争尽早投产运营。打响旅游产业品牌。持续推进廖家村3A景区创建工作,打造大阳明山旅游圈“休闲旅游目的地”、“购物消费目的地”。要做好景区规划和项目计划,保证廖家村水果走廊如期建成,争取早日启动柳树林“树屋”民宿、野外拓展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取荷叶塘天坑旅游开发取得实质进展,有序推进白水岭土特产集散中心和汉文化特色旅游建设,大力推进白水岭村旅游停车场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好桐子坳景区和阳明山旅游区的中转“驿站”功能。二是生态振兴。坚持“抓环境就是抓民生”,通过抓环境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创建。突出特色,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做到“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出效果”。按照“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和“五水共治”要求,出台环境整治标准,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开展环境卫生评比,实行垃圾分类回收,逐步建立可再生资源兑换超市,引导村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全面推进村庄清洁、“厕所革命”、河道保洁,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全面清除陈年垃圾,分段治理村庄污水、黑臭水,有序推进河道治理,有效清理乱堆乱放,让麻江的山更青、水更绿、村更美、空气更清新。三是治理振兴。要统筹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基层组织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平安法治建设。各村要成立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建房理事会、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会,完善扫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尊崇家喻户晓、人人遵守的村规民约,深入推进治陋习、移俗风活动,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新型乡贤”、“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加快在麻江变成现实。
(三)奋力续写民本民生幸福歌。攻难点、去弱点,破解制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瓶颈问题,让群众获得感更强,满意度更高。一是继续改善偏远山区村组的交通设施条件,争取组组公路通畅,村村道路扩宽,加快促成“天麻”公路建设;二是继续实施移动通讯盲区清零工程,争取手机信号无盲区;三是继续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加强饮水资源保护,完善自来水管理,加强饮用水管网设施维护,完善黄江源、廖家村小农水项目;四是继续加大医疗、教育、养老、社保、文体、就业等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全镇社会事业更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