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4311230009/2025-00843 分 类:
-
发文机关:
双牌县司法局 发文日期:2025-09-01 12:05 - 名称:
双牌县司法行政关于“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时期工作规划 - 文号:
双牌县司法行政工作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坚持深化改革、守正创新,聚焦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强化“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布局,全面提升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水平。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所获得的中央、省、市级荣誉和奖牌
“十三五”期间,双牌县荣获全国第四批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湘司发通〔2018〕15号)、全省“六五”普法先进县(湘法治办〔2016〕20号)、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荣誉(湘法办〔2019〕16号),双牌县司法局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中调协〔2018〕6号、中调协〔2019〕10号),双牌县司法局党支部2016年荣获全市先进基层党支部,泷泊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湘司发通〔2018〕22号),塘底司法所荣获全省司法所工作表现突出单位(湘司发通〔2019〕36号),五里牌镇红福田村获全省第八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湘司发通〔2018〕15号),泷泊镇阳明社区获全省第九批“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社区)”命名(湘司发通〔2020〕52 号),“双牌‘二次调解’成就司法调解新路子”荣获2015年度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事件。
(二)主要亮点工作
一是“二次调解”打出品牌。积极创立“二次调解”新机制,2013年“二次调解”机制被省司法厅作为全省典型向全国推介。2016年6月13日,“双牌‘二次调解’成就司法调解新路子”被评为2015年度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事件。2020年增加“诉调对接”和“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双牌样本。
二是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真刀真枪。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从专业的角度加大、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培训和心理辅导,效果十分明显。社区服刑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社区服刑意识明显提升。
(三)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
1.完成司法业务用房项目建设。2017年纳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2017年9月底完成主体五层工程建设,12月初完成室内二次装修和院内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如期完工并入驻办公。
2.完成泷泊、阳明山司法所建设项目。2019年4月,建设项目计划下达。因预算建设资金偏低、以租代建模式被省司法厅否定,未能在2019年完成项目建设。2020年,充分利用闲置资产,通过置换闲置资产的方式予以建设,项目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二、“十四五”时期工作规划
(一)扎实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全面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显实效。重点打造法治宣传阵地,突出我县特点,推进法治宣传进景区、进社区(村)。
(二)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培育法治精神,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维护,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高度重视问题,聚焦痛点难点,补齐短板弱项,解决基层行政决策程序不规范、行政执法能力不够强、专业人员配备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切实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公民法治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全面履行维护安全稳定重大政治责任的时代要求,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实现90%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继续加强特殊人员监管安全。做好特殊人群管控工作,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开展集中排查,确保心中有数。二是联合多方力量,做好齐抓共管。三是关注日常生活,稳定人员情绪。四是加强常规学习,助其顺利回归。
(五)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制。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工作,完善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法律服务职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共享全面依法治县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协调推进活力自信美好双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六)不断加强司法行政自身建设。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聚焦“四个自我”,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体现司法行政应有的担当和作为。一是聚焦自我净化,对标对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二是聚焦自我完善,实干实绩提升整体履职能力。三是聚焦自我革新,提质提效力推改革任务落实。四是聚焦自我提高,从严从实打造司法行政铁军。
(七)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加强机制建设,突出工作导向。规范公检法司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警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机制,加强多部门联合推动争议化解。严格败诉责任追究制度和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积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建立行政争议预防化解专家库,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定期邀请专家分析研判。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引导行政争议提前化解在行政程序中。加强法治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将法治培训纳入公务员常态化轮训计划,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专项培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