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统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分享到:
    • 索  引 号:4311230009/2025-00283 分       类:
    • 发文机关:双牌县统计局 发文日期:2025-09-02 10:38
    • 名称:双牌县统计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打算
    • 文号:
    双牌县统计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打算

    双牌县统计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打算


    “十三五”时期,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双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以数据质量为中心,扎实开展各项统计工作,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等大型普查任务。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分析、监测的职能作用,竭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切实为县委、县政府全县经济形势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

    (一)“十三五”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2015-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增长到78.6亿元,是2015年1.57倍其中一产从14.4亿元增长到19.4亿元,是2015年的1.35倍,年均增幅3.4%;二产21.56亿元增长到28.98亿元,是2015年的1.34倍,年均增幅6.5%;三产从14亿元增长到30.22亿元,是2015年的2.16倍,年均增幅9.9%。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2%2015-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17.4%降低到7.9%,2018年开始只公布增速不再公布总量

    3.规模工业增加年均增长6.9%。2015-202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018年起只公布增速,不再公布总量。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7.8%。2015-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10.31亿元,增长到26.9亿元,是2015年的2.61倍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2015-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68元增长到29118元,是2015年的1.49倍

    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2015年—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724元增长到10688元,是2015年的1.59倍。

    (二)突出成绩及工作亮点

    1.统计“四大工程”建设。按照上级统计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扎实开展了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企业联网直报系统“四大工程”建设,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和重点服务企业、资质以上建筑和房地产企业、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按月通过互联网向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报送统计数据,直报率达100%;对联网直报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开展了统计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企业进行了整改,确保了联网直报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按照“要报数、先进库”的要求,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2.常规统计业务及专项调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综合核算、农业、工业、能源、批零住餐、建筑业、房地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工资等各专业的月度、季度和年度统计工作;出色完成了全新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了文化产业调查、城乡划分、人口和劳动力变动抽样调查、规模以下工业调查、限额以下商业调查、全社会规模工业能源消耗监测、禽畜监测等专项调查工作。

    3.各项大型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等大型普查工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了我县一、二、三产业的基本情况,各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查实了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产业、健康服务业、电子商务、个体工商户等在常规统计中难以获得的详细资料,为县委、县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据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4.经济发展增长和全面小康进程监测统计工作。在县政府召开的经济运行联席会议上汇报经济发展运行分析、预警预测,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和指导;积极与县直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和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接,适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和工作动态,“十三五”期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和高质量发展指标均稳步提升;高质量完成了全面小康进程年度监测统计工作,对相关部门全面小康推进基础工作进行了业务指导。

    5.统计服务和统计法制工作。按年度及时编辑了《双牌县统计年鉴》,定期发布了统计公报和月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及时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开展了妇儿两纲统计监测工作,对相关部门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指导;为各部门、各类规划、各种会议提供了大量统计资料。统计法制方面,组织开展了“统计开放日”、“宪法日”等大型统计法规宣传活动,组织了232人参加了统计继续教育培训,每年抽取20家企业单位开展统计执法检查。

    6.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其他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规定和坚决反对“四风”为重点,明确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目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全面开展了“庸懒散”等五个整治工作,全县统计行风进一步向好。中心工作开展有力。积极配合脱贫攻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2017、2018、2019年度均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全县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18年度被评为 “永州市文明单位”、 双牌县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度被评为双牌县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统计预警监测能力、统计调查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统计监测领域创新不足,一些反映区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统计监测体系建立不够及时、精准,统计调查制度沿用上级制度,本级的统计调查对上级制度文件精神吃的不透,对专业熟悉度不够,提不出相应的对策,不能有效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

    (二)统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着眼市对县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统计产品服务决策的及时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强化。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内容不够细化,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需求还有差距,统计信息、分析还不够深入。部分数据加工时间较长,服务的时效性有所欠缺。

    (三)统计协同作战力水平有待提升

    统计部门与发改、科工信、产业开发区沟通水平有待提升,对经济指标提升工作重视不够,基础工作不扎实,向上对接不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指标增长的竞争力。

    (四)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夯实

    根据最新的名录库管理与统计督察要求,对本辖区内的四上企业、投资项目的申报材料完整性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办理和收集难度大,部门配合力度欠缺。

    (五)统计执法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力度不大,执法力度不强

    三、“十四五”时期工作谋划

    当前全球面临“新冠”疫情影响,外部环境严峻,中美关系复杂,“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经济运行将呈现“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态势,为有效避免这种风险,必须抓好“六稳”、“六保”,强调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主要经济发展目标

    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115.49亿元、26414元,同比分别增长8%、8%,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分别增长到30%、11%。

    结合国家省市等上级对口部门“十四五规划中对我县的要求来看,①地区生产总值。国家要求在合理区间发展,省目标是年均增速大于6%,市目标是年均增速7.5%。②全员劳动生产率。国家要求高于GDP增长,省要求年均增速6%,市要求年均增速7%。③制造业增加值占GDP贡献率。国家无目标,省目标为2025年30%,市目标是2025年25%。④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国家无目标,省目标是2025年60%,市目标是2025年55%。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家目标与GDP增长基本同步,省目标年均增速6.5%,市目标年均增速8%

    (二)今后5年形势的分析

    1.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更加完备。围绕未来5年的经济目标要求,加强统计制度方法顶层设计,以满足政府决策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核心,不断提高统计效能。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积极探索,优化指标结构,科学设计监测内容。

    2.统计数据管理更加规范。积极稳妥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强化统计数据质量全过程控制,完善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做好名录信息库更新维护工作,加强日常动态管理。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跨部门整合汇总数据资源,共同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统计服务更加精准。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次谋划和推动统计工作,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积极发挥统计部门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作用,准确及时反映产业发展新情况,挖掘数据价值,提供有前瞻性的咨询建议,切实增强统计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公众、服务调查对象的能力和水平。

    4.统计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建立体制完备、分工有序、工作高效的组织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力,做好监督考核。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紧抓基层统计队伍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5.统计法治建设更加深入。发挥法治在统计工作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强化领导干部对《意见》《办法》《规定》的再学习,强化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统计法治意识。发挥统计执法监督作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

    6.统计信息化建设更加高效。加强统计相关应用系统建设,搭建统计数据服务平台,并将其融入区大数据共享平台,提升统计数据共享和应用范围。加强大数据、云计算、5G等先进技术手段与统计信息化的融合,提升统计工作整体效能。

    (三)今后5年工作重点

    1.切实加大企业入统力度。入统企业是体现县区各行业经济指标发展的重要平台基础,工业、批零住餐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各行业必须进一步加强入统力度以稳固我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提升,特别是我县缺失的营利性服务业两个行业类别需着重加强。县统计局将联合县科工局、住建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调研力度、加大企业培育、入统引导力度,力争新增一批高质量“四上”单位,在数量上保持增长的趋势下确保质量有所提升。

    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精细农业、融合农业,在保障粮食、生猪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山区特色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特色产业。抓好以两茶一柑一菜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在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生猪转型升级的基础上,重点抓柑桔、茶叶、茶油、蔬菜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凭借“一县一特”楠竹冬春笋、高山虎爪姜、“两茶一柑一菜”等万吨级安全优质产品优势,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引导我县12家龙头企业、30多个产业园和示范基地主体积极参与对接大湾区市场,积极主动按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标准来建设打造。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推进转型升级,加快猪肉供应链创新改革和肉品冷链建设,促进“调猪”向“调肉”转变。根据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等因素,继续优化生猪产业区域布局。以保供应、稳价格、铸品牌、增效益、防疫病、保安全为主线,实施龙头培育、品牌建设、产业融合、特色引领、质量提升、清洁养殖六大优质湘猪提升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疫病防控体系,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培育区域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优质湘猪品牌,促进现代屠宰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3.全力抓好工业生产。跟进新引进重点企业如叁一、鼎新材料等项目生产,提升工业用电量和产值等工业增加值支撑指标。另外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力度,引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4.全面巩固固定资产投资基础。切实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协助解决征地拆迁、规划调整、融资困难等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跟进重点项目开工并组织入库。同时针对工业投资过低情况一方面加强协调服务,推动新签约的工业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已开工项目的入统工作,跟进重点工业项目尽快入库。

    5.重点提升建筑业竞争力。针对本地建筑业企业基础偏弱的情况加强培育引导,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加大企业入统力度,确保应统尽统,确保建筑业总产值扭转去年下滑趋势,保证稳定增长。

    6.促进社会消费、服务业强基固本。新增批零住餐业入统,进一步巩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台基础,加强服务业企业入统,增长后劲趋强,推动限上批零住餐业发展质量提升,确保三产业增长更进一步。

    7.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上升。积极扩大就业,强化劳务协作扶贫、产业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8.积极跟进财源培育。减税降费和足额征缴两手抓,同时提升一般预算支出增长幅度。

    9.加强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产业升级提升,加强提升产业投资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占比;促进全社会R&D经费投入绝对额、财政科技支出增长;引导高新企业技术数量、发明专利年申请量增加。切实促进我县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

    10.完成各项普查任务。做好经普、农业普查数据核查、出具公报工作,通过各项普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