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人民政府
自然地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双牌 > 自然地理

双牌县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2024-01-11 15:42

土地资源

双牌县土地总面积1751.357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51161.7公顷,占86.31%农业用地11813.67公顷(水田6340.00公顷,旱土906.67公顷田埂地埂4567.00公顷),占6.75%工矿、居住、交通用地5078.03公顷,占2.90%水域4857.00公顷,占2.77%难利用地2225.33公顷,占1.27%2024年,县内农业人口138672人人均林地1.09公顷(16.35亩),耕地0.0514公顷(0.77亩)。

林业用地中宜林一等地占33.24%,土壤主要为厚腐、中腐厚土红壤、黄壤、黄棕壤土层厚80厘米以上,腐殖质层厚于10厘米质地适中,养分含量较高二等地占62.83%,土壤包括中腐、薄腐中土红壤、黄壤、黄棕壤土层厚度40~80厘米,腐殖质层5厘米左右养分含量中等;三等地占1.62%土壤主要是薄腐土红壤、黄壤、黄棕壤,地面坡度较大土层较薄,有中等的片蚀石砾较多,养分含量低四等地占2.31%,包括红壤性土、草甸土、黑色石灰土土壤中障碍因子较多,林木立地条件差适生树种选择性强,生长的植物除松、柏外多为矮林、灌木、草丛。

农业用地中宜农一等地占39.94%,包括黄沙泥、河沙泥、红沙泥、石灰性黄沙泥、石灰性河沙泥、河潮土等7个土种耕层适宜,结构良好排灌方便,养分含量高宜种性广;二等地占19.12%包括灰泥田、灰黄泥、石底河沙泥、河沙泥菜园土等11个土种,为较好的耕地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因子,或质地偏沙偏黏或水、肥、气、热不大协调,或有轻度旱、涝影响三等地占33.34%,包括浅黄泥、浅黄沙泥、青沙泥、麻沙泥等13个土种土壤障碍因子有耕层过浅过深、地下水位高、质地较黏、养分含量较低等;四等地占7.60%包括浅灰泥、浅灰黄泥、浅麻沙泥、冷浸田、烂泥田等12个土种和旱土,土壤所处自然环境较差障碍因子较多,限制程度较重。

水能资源

县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7.22万千瓦其中潇水16.86万千瓦,占61.92%各条支流10.37万千瓦,占38.08%实际可供开发量为19.80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72.74%其中潇水干流13.64万千瓦,占68.88%支流6.16万千瓦,占31.12%2024年,县内已开发水能资源14.01万千瓦占实际可供开发量的70.75%。其中潇水干流12.24万千瓦支流1.77万千瓦,分别占干、支流可供开发量的89.73%和28.72%。

矿产资源

县境地处南岭山脉以有色、稀有金属为主的成矿带内,据初步勘察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锰、钨、锡、铅、锌、铜、钼、银9种,矿(化)点16个其中,除茶林铅梓矿和田子头钨锡矿已发现工业矿体可小型开采外,其他矿(化)点尚属踏勘性质。

茶林铅梓矿位于茶林乡田子头、熊博岩一带分布于阳明山花岗岩体西端外接触带上奥陶统地层中,已发现工业矿体两个Ⅰ矿体长21.8米,平均厚1.43米Ⅱ矿体长37米,平均厚1.4米主要为铅锌矿石和含铜铅锌矿石,含铅2.6%~17.96%锌1.72%~13.1%,铜0.17%~0.49%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偶见萤石和长石。

田子头钨钖矿位于茶林铅锌矿Ⅱ矿体东侧有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类型。前者产于花岗岩体内有3个矿化带,长30~150米厚1~2米。后者产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上奥陶统变质岩中有5个矿化脉体,长几十米至200余米厚1米左右。金属矿物主要是锡石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黑钨厂;脉石矿物有石英、绢(白)云母。

非金属矿有花岗岩、石灰石、高岭土(瓷泥)花岗岩分布在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上梧江瑶族乡,石灰石分布在泷泊、五里牌、江村、理家坪、尚仁里、平福头、麻江、茶林等乡镇高岭土分布在麻江乡(长弓岌、早禾源、白泥塘、倒挂金钩、叉路口、韭菜磥、栗柴坳、黄家岭上、谢公塘、井眼边等11处)和何家洞乡(竹塘、西洋坪)等地。各矿点瓷泥系甚大,仅麻江乡拥有瓷泥含量1000万吨以上其特点:色泽纯优,黏柔性好可塑性强。1992年8月经省陶瓷工业质量监督测试中心化验分析,每处主要元素含量相似即AI2O3为27.74%,FO2O3为1.69%开采价值极高,开发潜力巨大。

野生植物

县内野生植物除常见的松、杉、樟、油、棕、漆、桐等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外,还有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和珍稀的方竹、黑竹、罗汉竹在人工垦殖山林的活动中长期实行全垦整地,烧垦造林使林下植物种类减少。有些种类由于人为损毁已经灭绝如零陵香,《唐书·地理》载:“永州、道州土贡零陵香”今已不见。清《湖南全省掌故备考卷二十》载:“丹竹,出道州泷中(潇水江村至双牌段)节长一丈或八尺,茎不大心空肉薄,节上似有丹色舟人多劈 为百丈纤。”今亦绝迹“永山祠有梅数百树,花发满山如雪香气袭人”;“丫髻岭上多古梅”;“兰溪(今岚江)其地多兰,香闻数里”(均见《零陵县志》)今已无野生古梅,兰亦少见阳明山殿背漕一带,过去盛产天麻由于天然次生林被砍光,天麻赖以生长的密环菌随着寄主——栎类、槠类树木被砍光难以繁衍天麻也随之绝迹。林下药材资源丰富,有些种类如黄连、黄精、玉竹、七叶一枝花、八角莲等数量已经很少,有的濒临绝迹据调查统计,县内野生植物共有215科765属1883种分别约占湖南省植物科的88.11%,属的63.75%种的47.02%。

蕨类植物40科85属92种 裸子植物8科25属59种; 被子植物167科655属1732种。

其中木本植物87科263属625种主要的科属有:杉科5属7种,松科7属19种柏科6属17种,樟科8属42种壳斗科6属38种,山茶科8属35种木兰科5属14种,金缕梅科7属12种蔷薇科20属52种,蝶形花科31属70种芸香科9属30种,大戟科13属30种唇形科21属43种,菊科43属86种野生植物中,有珍稀保护植物70余种。

野生动物

双牌山地辽阔森林繁茂。据史籍记载历史上野生动物较多。县境陆栖动物亚洲象、犀牛、熊、猿、猴、梅花鹿、华南虎历史上都有分布“犀象出于楚”(《战国策、楚策三》)。“道州土贡犀角”(《唐书·地理》)唐代道州刺史元结舟经潇水作欸乃曲,有“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之句。明代零陵、祁阳、宁远各须“年贡活鹿一只”(隆庆《永州府志》)。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麻江、单江多虎,伤二百余人”(同治《零陵县志》)1961年,打鼓坪一带仍有虎伤人县境繁茂的森林,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清康熙《零陵县志》载:“桴江深处,每见飞鹭横烟浮鸥浴濑,山獭野鹿懒避人踪。”由于人为滥施捕猎和森林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栖息环境逐渐恶化,野生动物数量日趋减少有些种类已经绝迹。如亚洲象、犀牛、熊、猿、猴、梅花鹿、华南虎等陆栖动物均已绝迹往昔在平原丘陵区亦常见的黄鼬(黄鼠狼)、豹猫、水獭、刺猬、豪猪、狗獾(貉)、鹰、麻雀、斑鸠等已罕见。珍稀动物水鹿、毛冠鹿、苏门羚、麝、锦鸡、白鹇等目前仅栖息阳明山一隅,数量也已经很少2024年县内尚存水生动物7目15科57属91种,且保存着蛙鱼、白鳝、竹鱼、平胸龟、鳖、石蛙等名贵种类哺乳动物有野猪、野牛、獐、麂、野兔、野羊、野猫、黄鼬、芦鼠、竹鼠、穿山甲等37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1种、二级保护的12种、三级保护的13种、其他类11种益鸟类有喜鹊、乌鸦、锦鸡、斑鸠、麻雀等59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19种、三级保护的16种蛇类有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乌梢蛇等14种,大多数属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


无标题文档
主办单位:双牌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双牌县政务服务中心
湘ICP备14001799号 湘公安网备4311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11230009